五絕·小滿
宋·歐陽修
夜鶯啼綠柳,皓月醒長空。
最愛壟頭麥,迎風笑落紅。
小滿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八個節氣,也是進入夏季后的第二個節氣。今年小滿在5月21日(周日),家長們可以開展哪些活動幫助幼兒認識我國傳統文化呢?一起看看。
從氣候特征來看,此時節我國大部分地區已經相繼進入夏季,南北溫差進一步縮小,降水進一步增多,自然界動物活動頻繁,植物都豐滿茂盛。因此,認識夏季的動植物就是個不錯的活動,親近自然的同時還能增長科學知識。
(1)您可以帶孩子到圖書館、科學館查閱相關資料,或直接到公園、森林親身觀察。
(2)如果您的孩子還喜歡畫畫,那再開展一個“自然筆記”的寫生活動,全家人共同參與。不必在意孩子畫了什么,畫的像不像,關鍵是那一刻孩子想到了什么,想表達什么。
(3)給孩子準備室外溫度計一支,在一天早中晚的不同時間測量室外溫度,或者延伸到室內、公園、水溫等的不同環境的溫度測量,讓幼兒真切感受節氣的特點。
(4)觀察夏季太陽的東升西落與物體的日影變化,用圖畫的形式記錄下來,等到冬季時再次觀察做對比。
小滿即夏熟作物籽粒逐漸飽滿的時節,俗語有“立夏到小滿,種啥都不晚”的說法。此時,小麥、早稻等開始結穗,也是大蒜、櫻桃、桑葚、黃瓜、油菜籽成熟的時節。您可以選擇一個附近的農場,帶孩子去體驗播種與收獲。
5000年前,我們的古人就開始栽桑養蠶,絲綢之路就有蠶寶寶的貢獻,一只蠶從一顆卵到成蟲,會經歷多少階段?小滿正是蠶寶寶吐絲的季節,您可以帶孩子到花鳥蟲魚市場選購一些蠶寶寶,到小區或公園里采桑。觀察蠶寶寶在短短的一個月的時間,從出生、成長、繁殖、直至死亡的過程,見證生命的奇跡與偉大,提高幼兒的探究興趣。
夏季植物生長茂盛,各種花朵此起披伏的盛開,正好有豐富的材料制作植物標本。帶孩子到戶外采一些喜歡的小植物吧,相信經過孩子用心的一番設計,一定能做出花樣繁多的植物標本或小書簽。(固定好各部分位置后,可到打印店做塑封處理。)
(1)《唱唱的蠶》申賦漁,江蘇鳳凰美術出版社,2016年4月
繪本講述了都市中的父女倆養蠶發生的故事,介紹了蠶的生長規律,反映了環境和氣候變化對養蠶帶來的影響,抒發了淡淡的鄉愁,引發讀者對環境與生態保護的思考。
(2)《生命的故事:誕生了!蠶》小杉美野里,安徽教育出版社,2016年7月
中國教育學會科學教育分會特別推薦《生命的故事》系列繪本,是獻給孩子童年最好的科普啟蒙書。繪本通過稀有珍貴的大畫面寫真攝影圖栩栩如生,捕捉小生命獨特而非凡的閃光點,以詩意的語言向孩子講述生命誕生和成長之美,帶孩子感受大自然生生不息的活力和魅力,懂得博愛、懂得感悟生命,尊重生命。
2016年11月30日,我國的二十四節氣已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兒童認識二十四節氣是社會歸屬感的教育內容之一,是中華民族文化認同的重要載體。愿幼兒園與您一起家園合作,共同傳承我們的優良傳統文化。
延伸閱讀:二十四節氣第八節 | 小滿:將滿未滿,期許又從容??
掃描下載幼師寶典手機版
幼師寶典
三百萬幼師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