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拗
敏感期
我見過很多不一樣的孩子,有的打人,有的咬人,有的坐不住,有的不會說話,我還見過很多這樣的孩子,她們幸福感很強,喜歡表達,勇敢,自信,如果你懂他 ,那么他是幸福的,如果你不懂他,那么他是悲哀的。伴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會出現很多我們難以理解的行為舉止。這些“奇怪”的行為舉止,叫做敏感期。
今天想和大家分享“執拗敏感期”,容易出現的年齡階段主要是中小班的小朋友。
回想一下身邊的小朋友,總是喜歡說“不,我就是不”“我就要這樣做。”動不動就大哭大鬧,還有很多家長和老師告狀,在家里一點也不聽話,認為這是調皮的表現,經常會沒有耐心的進行批評,其實這樣是適得其反的。
今天三個案例告訴你,如何幫助孩子度過“執拗敏感期”。
三歲的萌萌,一天中午吃飯的時候,碗里的一小塊紅薯掉到地上了,萌萌焦慮地讓老師幫助撿起來,并且還堅持要吃。
老師耐心地反復告訴他:“寶貝,你碗里還有好多,掉地上的不衛生,不能吃了。”但萌萌堅持要掉在地上的那片,根本不聽,也不看碗里的紅薯,并且大哭。
老師越是耐心地解釋,萌萌越是大哭,邊哭邊說“我要掉的那個,我就要掉在地上的那個。”
3歲的西西上學前固執地要找他的藍色小汽車,給他一個黃色的,他說不是,給他綠色的小火車,他生氣地把小火車扔到地上,找不到藍色小汽車就是不肯走。
父母快要崩潰了,眼看上學就要遲到了。于是爸爸提起手對著小宇屁股就是一頓打……
4歲的美美平時吃飯或上廁所都會洗手,可是最近不知怎么了,像變了一個人似的,怎么叫她都不肯洗手。
每次因為洗手這件事,美美的媽媽都會大動肝火,逼著女兒去洗手,可是女兒就是不干。
當媽媽強行給她洗手以后,美美哭鬧不止,連飯都不吃了。
在幼兒園當中有沒有遇到你說幾遍洗手,他依然在區域里待著不動得孩子呢?
以上得一些我們感覺十分異常得行為,其實是他們的執拗敏感期到了。
那么這個時候我們應該如何做呢?
01?共情
案例一當中,作為老師,你要充分的感受他的感受,只需要說三句話:
1.“寶貝,你的紅薯掉了,你很難過是嗎?”這個時候孩子感覺到你理解他了,就會愿意和你說話。
2.“老師知道你現在很難過,你想要掉的紅薯是嗎?”這個時候孩子會說,對啊對啊我想要這個紅薯。
3.“老師知道萌萌難受。”這個時候孩子一定會說難受難受,等到孩子把情緒宣泄完,不哭了,老師就可以讓孩子接著吃飯了。
02?理解
藍色小汽車對于西西來說是他的心愛之物,就像大人的手機一樣重要,因此他在出門前要尋找小汽車是可以理解的。案例二中,如果以強硬的態度來對待孩子,孩子就會感覺很委屈很難受,從而哭鬧反抗得更厲害。多一份理解,順從他的要求,以此減輕孩子內心的焦慮不安,孩子才能健康成長。
03?變通
案例三中,用有限的選擇這一個方法問孩子一句話:“美美,飯菜已經好咯,你是現在去洗手還是過兩分鐘再去洗呢?”在幼兒園當中這一句話同樣適用。我相信這個時候,孩子們應該都會選擇過兩分鐘再去洗手。
04?一致
不管對于家長還是對于老師來說,切忌一個扮"白臉",一個扮"黑臉",這樣會使孩子向扮"白臉"一方靠近,加劇自己不聽話的行為,使執拗敏感期延長。最好的方法是,雙方保持教育觀點的一致,心平氣和地接納理解孩子的想法,對他進行循序漸進的引導,孩子才會順利地度過執拗敏感期,向好的方向發展。
處于敏感期的孩子,敏感,脆弱,需要我們用心用愛去守護。
本文來源自微信號:大愛幼教社
掃描下載幼師寶典手機版
幼師寶典
三百萬幼師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