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瞻(highscope)課程教育理念誕生于20世紀60年代的美國,它以富有科學性和實操性的課程體系而聞名遐邇。在高瞻教室里,教師和幼兒是主動學習過程中的合作伙伴,師幼互動也被視為與一日常規、學習環境、評估工作同等重要的課程核心內容。
在傳統的教師職前職后培養過程中,老師多是從令人挫敗的經歷和“老帶新”的言傳身教中慢慢吸收經驗,很少有機會能學習到師幼互動中解決沖突的實操技巧。而面對沖突時,老師受情緒影響很容易用權威和成人的方法“速戰速決”。
高瞻著名的“沖突解決六步法”可以指導老師將幼兒間的日常沖突化解為學習社會交往的重要機會,提升幼兒的社交技能和角色、觀點采擇能力,從而減少沖突發生的頻率和沖突發生時幼兒對教師的依賴。
01
?沖突發生時你該怎么辦呢?
幼兒園里常常會發生這樣的沖突:
在這個沖突情境中,琪琪很想玩秋千并快速向秋千跑過去,但是離秋千更近的小天先到達秋千處開始玩耍。于是,沖突發生了。
第一幅漫畫中,教師首先抱著“又在搞事情”的消極態度介入沖突,她沒有回應琪琪的感受,讓琪琪變得愈加憤懣。與此同時,教師希望通過及時介入為沖突降級,并讓兩個孩子都能夠開心。但是教師提出了不可行的方案——讓琪琪和搶走她玩具的小天做好朋友。
沒有得到教師支持的琪琪喊叫著“我要靜一靜”走開了。當感受到自己的需求和情感被忽視時,她在通過大聲說話或極端的動作來表達自己強烈的情感。
給鬧情緒的幼兒下達其他的任務指令,告訴幼兒“平靜下來”、“你們是朋友”、“好好說話”……這樣的逃避矛盾和強行說教的方式會讓孩子感到自己不被理解和關愛,甚至可能會給孩子“我的辦法還不夠管用,下次我要直接把小天從秋千上推下來”的錯誤暗示。
02
而采取了高瞻的沖突解決方法之后,上述的處理結果將會發生很大的改變:
面臨令人頭疼的沖突情境時,老師可以做一個深呼吸讓自己平靜下來,并將沖突視為孩子學習社交的一次契機。
幼兒也許會通過罵人、推搡、打架、搶奪或者咬人來表示他們的感受,老師必須明確、堅定地立刻阻止可能發生的傷害行為。老師可以來到孩子身邊,握住他們的手或者溫柔地把孩子放在腿上,讓孩子們冷靜下來,準備好解決問題。
面對類似的物品沖突時,老師應該將沖突中的物品停止,且放在孩子們的可視范圍內的中立位置,讓孩子的注意力放在解決問題上,而不是在物品上。如果仍有孩子不愿意放手,老師和孩子們可以一起拿著這個物品。
不要否定孩子們的感受,不要加劇他們的情感。這不僅僅在一開始接近的時候要注意,后續的行為也要不斷地認可和理解。
“你現在很著急”、“琪琪現在有點傷心”,漫畫中的老師轉變了第一幅漫畫中“你不能友好一點兒嗎?”的否定態度,認可了琪琪的情緒,并表達了對個體的關心。這讓琪琪愿意用平靜的態度表達自己的想法,并接納別人的建議。
顧名思義,收集多方的觀念信息。矛盾沖突其實多數來源于不同的主觀意念,這點非常地重要。這里的多方,不僅僅是發生矛盾沖突的孩子們,同時,也可以由第三方旁觀者提供信息,他們也可以加入到沖突解決中。千萬不要“眼見為實,耳聽為虛”,老師要全程保持中立的立場,聽取多方信息。
漫畫中的老師雖然一開始就看見了沖突發生的過程,但她還是愿意去傾聽孩子的想法,挖掘自己沒有觀察到的信息。這樣做不僅可以讓孩子們說出自己的感受,與他人進行交流,為提供問題給予前提條件,同時也能培養孩子的邏輯思考、語言組織等能力。后期,學會交流的孩子能夠更順暢地表達自我感受。
“琪琪和我想和你討論一個問題”,老師引導沖突雙方重述了事件發生的原因。重述的目的除了對兒童情感的肯定,也讓老師明確雙方的觀念想法,排除兒童語言交流中可能發生的偏差,了解為何會產生矛盾沖突。同時,中立人(老師)的重述能夠更好地讓矛盾雙方接受到對方的觀念。
老師們在這點上要起到一定的引導作用,為孩子們解析引發矛盾的原因,引導孩子了解實際的情況,這樣能為解決沖突打下基礎。
進行到這一步的時候,老師已經成功引導了孩子走到了最為重要的一步。當孩子們了解了雙方各自的想法和情況后,老師要引導他們自己尋找出解決方法,但必須是具體的、可實際操作的。
“等我玩好。”
“那會是什么時候呢?”
“十下之后。”
“那我和琪琪數到10。”
順利的話,孩子們會像漫畫中那樣自己商量出可行的方案。但無經驗的兒童可能一時之間沒有解決方案,所以新手老師可以預先演練可能出現的情況,并準備一些提議的方案,后續再將主導權慢慢放給孩子們。
矛盾雙方確認解決方案后,老師們要尊重他們的決定,不要將過多的成人式的“公平”帶給孩子們。解決方案被肯定后,老師們不要忘記對孩子們說:“看,你們解決了這個問題!”
當孩子們選擇了共同的解決方案,在進行下一個活動之前,老師可以提供一些幫助讓他們平順地過渡。
如果孩子們沒有按照他們所制定的解決方案行事,可能出于兩種原因:一種是他們找到了其他的實際解決方案,并且已經進行后續活動了,那可以走到他們邊上,告訴他們:“看來你們想出了其他的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另一種是可能沖突還得不到解決,那就要回到我們的起點,找到真正的解決方案。
六步是環環相扣的,但并不是固定的排序。老師全程的態度必須是堅決的、中立的,而且具體問題還是需要具體分析。
03
除了上述漫畫中的物品沖突,空間沖突、社交沖突也是幼兒園常見的沖突類型。下面我們將運用“沖突處理六步法”來梳理這些情境中的沖突問題。
老師使用“沖突解決六步法”之后:
六步法解析:
1. 平靜地接近幼兒:蹲下來,與幼兒在同一物理高度上。
2. 認同幼兒的情緒:“看起來你們兩個又都非常地生氣。”
3. 收集雙方信息:“所以你們兩個都很生氣,發生了什么?”
4. 重述問題:“所以洋洋你想讓小周在那邊玩兒?”
5. 征求幼兒關于解決方案的想法,共同選擇一個:“但是如何區分你的地方和他的地方呢?”“你想用膠帶標記你們自己的區域,這個主意可行嗎?”
6. 準備好跟進支持。
老師使用“沖突解決六步法”之后:
六步法解析:
1. 平靜地接近幼兒:先在一旁觀察,后介入。
2. 認同幼兒的情緒:“磊磊我聽到了,你聽起來有點生氣!”
3. 收集雙方信息:“發生了什么?”
4. 重述問題:“所以這里只有兩個錘子,磊磊也想玩兒。”
5. 征求幼兒關于解決方案的想法,共同選擇一個:“你們有什么好主意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嗎?”
6. 準備好跟進支持。
04
這三幅漫畫分別從幼兒常見的沖突類型入手(物品、空間、社交),為我們講述了成人處理幼兒沖突的六步法則及注意事項。
無論用什么方式幫助幼兒解決問題,成人需要牢記的是,我們幫助幼兒處理沖突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支持其社會情感的發展。我們希望有一天幼兒能夠自己理解沖突、正確表達自己、客觀理解他人的感受,減少沖突和傷害性事件的發生。
面對幼兒園繁雜的工作,教師常常因為缺少時間和精力,而采用轉移注意力、懲罰、隔離等簡單方式處理幼兒之間的沖突。
但這樣的解決方式并不能真正減少沖突的發生,更不能支持到幼兒輪流、對話、協調等社交技巧的學習。處理失當還會傷害到幼兒的情緒情感健康。
希望這能幫助一線教師整理自己在解決沖突情境中的實踐經驗,理清自己的思維脈絡,并對一些不足之處做出調整,從而幫助孩子在沖突中獲得成長。
本文來自微信號:日敦社幼師學院
掃描下載幼師寶典手機版
幼師寶典
三百萬幼師的選擇!